探析教材教法,完善课堂建构
探析教材教法,完善课堂建构
——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第39期青年教师读书班活动
哗哗而落的大雨洗去了夏日的炎热,一场场受益匪浅的讲学带来了教育的智慧。为引导青年教师进一步领悟与践行叶圣陶先生提出的“教是为了不教”的教育思想,本期读书班围绕“教是为了不教的课堂建构”展开了深入学习。我校邀请到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任苏民教授前来讲授,邹文珍校长也来到现场带头领学,把握要领,深入探析。
首先,任苏民教授简述了“教是为了不教”的教育思想。他强调“教是为了不教”教育思想,是以对现实人的本质的肯定,对儿童具有自主学习、发展、创造需要与潜能的肯定为前提和起点的;以“不教”,也即使学生养成自主全面发展,能够离开教者、超越教者,终身自学、创新实践的现代中国人为目的和价值;以“为了不教”之“教”,也即科学、生动、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、终身自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为方法和路径;以教师自觉追求“教是为了不教”,成为自我教育者和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、终身自学的“善教者”“教育家”为关键和保证,这就构成了这一理念的主体精神。
接着,任苏民教授从“教是为了不教的课堂建构”层面出发,贴切教师教学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释:
一、“教是为了不教”的课堂何以可能
任苏民教授指导各位老师一定要做好“认定目标,致力于导”的工作。教师自身要自觉地把“教是为了不教”的教育目的价值转化为自己课堂的教育教学目标,在准确把握课程教材和学生实际基础上,制定并围绕具体目标系统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,将“言教”与“身教”相结合、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,科学、生动、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长。
二、为何要实现“教是为了不教”的课堂
实现“教是为了不教”的课堂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,促进学生的发展。“教育所以可贵,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,努力学习。”教育教学要创设情境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和持续努力,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,使他们的主体性在其自主学习实践中不断发展。
三、“教是为了不教”的课堂要素组成及结构体系
“‘教师、学生、教材’是组成‘教是为了不教’课堂的三要素”,任苏民教授言简意赅地指出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以课程教材为凭借,“教材无非是例子”,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、开发和活用,“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”,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。
四、“教是为了不教”的教育动态过程
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任苏民教授突出强调了《论语》中孔子的谆谆教诲。“教师之为教,不在全盘授与,而在相机诱导。”无论教什么,都要设法让学生先学先思,在学生遇到困惑时给予启发,诱导他们共同讨论,促进其学习正确、深入开展。
此外,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同时,要针对不同的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,指点他们掌握科学、有效的学习方法,逐渐实现从“扶”到“放”,“能放手时坚决放手”,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习。
最后,任苏民教授指出我们只要遵循叶老的教导,进一步群策群力,密切协作,认真学习科学思想,掌握科学方法,加强科学实施,一定能够不断提升“教是为了不教”教改实验的科学化水平,取得具有苏州特色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,把叶老教育思想发扬光大!
撰稿:李敏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