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见“粽”情 品味端午 ——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“我们的节日”之“端午节”小课程研究活动
一见“粽”情 品味端午
——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“我们的节日”之“端午节”
小课程研究活动
“端午节,艳阳照,家家门上插艾蒿。挂丝线,戴香包,娃娃乐得蹦又跳。吃粽子,划龙船,纪念屈原永记牢。”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是我国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。
生活是教育的源泉,节日是教育的契机。在这个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里,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课程研究活动,加深学生对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的感受,丰富学生生活经验,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。(一)探究端午之史
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”这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节日,走过了浩瀚历史的烟云,在风风雨雨的岁月洗涤中,积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。
孩子们利用假期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、习俗以及节日背后的意义,制作了一张张端午民俗身份证。同时,孩子们也为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而赞叹,大家纷纷诵读有关端午节的古诗,以诗寄情。
(二)品味端午之情
端午节,当然要有粽子这个主角。说起包粽子,那可是个“艺术活”,孩子们在长辈们的指导下,清洗粽叶,将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,装入适量的糯米,孩子们挥舞起了小手,青绿的粽叶、雪白的糯米在他们的手中瞬间便包成了一个个可爱精致的小粽子。想必同学们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吃起来更加美味!
(三)体验端午之仪
自古以来,戴五彩绳、挂菖蒲、缝制香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。五彩绳又名“五彩长命缕”,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。瞧!孩子们一针一线,制作的样子多么认真。搭配不同的彩绳,一串串精巧别致的五彩绳就编好了。
端午节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会把菖蒲插在自己家门口。孩子们正在和父母一起挂菖蒲,以祈求这一年平平安安。
孩子们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了各种形状的香囊,他们用灵巧的双手、密密麻麻的针脚缝织出对传统佳节最好的祝福,丝丝线线织出了对端午安康的美满寓意。
此次课程研究活动孩子们深入了解了端午习俗,原来“吃粽子”“划龙舟”“挂菖蒲”每个习俗的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,在一次次的探寻中,孩子们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,自豪感,同时他们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,相信叶小学子们会继续将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!
文字:周珺妍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